“大叔,这是咱们农民常用的土地承包法小册子,遇到邻里地界纠纷,这里面都写着咋依法解决呢!”近日,蔬园人民法庭“蒲公英司法服务队”带着满满一箱“党建+普法”资料,走进辖区田间地头与社区广场,让法律知识顺着红色脉络流淌到群众“家门口”,让法治声音伴着党心民意钻进百姓“心坎里”。
在田野里,农户们正忙着田间管理,蔬园人民法庭的干警们便踩着泥土、迎着烈日,在田埂上拉起横幅、摆开展台。看到农户们休息的间隙,干警们主动递上解渴的矿泉水,用带着乡土气息的方言唠起家常,从大家最关心的土地流转、农资买卖、邻里纠纷等问题入手,结合近期审理的“同村村民因地界侵占闹矛盾”“购买假种子索赔”等典型案例,通俗讲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》中与农业生产、农村生活相关的条款。“以前总觉得法律离咱远,没想到种地、签合同都离不开法,你们这么一说,我心里亮堂多了!”一位正在翻地的大叔拿着宣传册,不住地为干警们点赞。
艳阳高照,社区广场渐渐热闹起来,跳广场舞的阿姨、带孩子散步的家长、下棋聊天的老人纷纷围拢过来。蔬园人民法庭的干警们立刻转换“频道”,针对城市居民关注的婚姻家庭、物业纠纷、电信诈骗等问题展开宣传,教大家识别“保健品骗局”“冒充客服退款”等常见诈骗手段,讲解离婚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等法律知识,还现场为几位居民解答了“楼上漏水谁来修”“小区车位归谁管”等实际问题。
“法庭不只是在审判席上断案,更要以党建为引领,让党员干警们成为法治蒲公英的‘播种人’。” 下一步,蔬园人民法庭将继续深化“五牢记五融合”,以“党建+司法服务”模式,让蔬园人民法庭“蒲公英司法服务队”的红色足迹遍布辖区每个角落,用群众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的方式传递法治温度,让党建红与司法蓝交相辉映,为乡村振兴和社区和谐筑牢法治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