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感谢了!这十年的欠款,我跑了无数次都要不回来,没想到到法院短短几天就解决了,真是帮了我大忙!”近日,当事人李某将一面写有“十年欠款一朝追回,拥护正义两袖清风”的锦旗送到王书婷法官手中,激动地表达着感激之情。这面锦旗背后,是一起跨越十余年的民间借贷纠纷,更是法官用耐心、细心与高效服务化解矛盾的生动写照。
事情要从十年前说起。李某与袁某曾是朋友,袁某因生意周转向李某借款54000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,约定了还款期限。然而到期后,袁某却以各种理由拖延不还,后来因为房屋拆迁,袁某更是一走了之,杳无音信,李某多次联系无果,无奈之下,李某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故向鹤岗市东山区人民法院提交了起诉材料。
李某从没打过官司,更不知道起诉需要准备什么材料,东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干警热情接待了李某。考虑到李某年事已高,对诉讼流程不甚了解,且案件时间跨度长,证据材料繁杂,干警主动引导他填写“要素式起诉状”。不同于传统起诉状的复杂表述,起诉状示范文本将民间借贷纠纷中涉及的借款时间、金额、交付方式、约定利息、还款情况等关键要素制成清晰表格,当事人只需逐项填写即可。在干警的耐心指导下,李某很快就完成了填写,不仅理清了案件脉络,也让案情一目了然,为后续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得益于起诉状示范文本的便捷高效,案件从起诉到立案仅用了短短一个工作日。立案后,王书婷法官按照原告李某提供的电话并未联系到袁某,在辖区派出所的查询结果也仅显示户籍地址,但该地址的房屋均已拆迁,因缺少被告袁某的准确信息,案件一开始便进入了僵局。王书婷法官并没有懈怠,一方面引导李某通过执行网络系统查询被告袁某名下财产信息情况,另一方面利用“智慧审判”系统查询关联当事人,看看是否能查询袁某的联系方式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多方关联下,终于找到了袁某的联系电话,王书婷法官第一时间与被告袁某取得联系,并向其邮寄了相关材料。在与袁某沟通的过程中,王法官向袁某阐明了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,告知其拖欠欠款的法律后果,以及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能面临的信用惩戒和强制措施。同时,王法官也耐心倾听了袁某的难处,引导她换位思考李某多年来催款的不易,劝说其主动承担还款责任,珍惜自身信用。
经过王书婷法官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的调解,袁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对拖欠欠款的行为表示愧疚,并承诺尽快还款。数日后,袁某主动联系李某并将全部欠款以分期的方式转账给李某,这起积压了十年的纠纷终于圆满化解。
一面锦旗,一份肯定,更是一份责任。此次纠纷的高效解决,不仅体现了示范文本在提升立案效率、明晰案件事实方面的显著优势,更彰显了法官践行司法为民理念、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的担当。未来,东山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优化诉讼服务,用更高效、更贴心的举措,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,让公平正义以更便捷、更温暖的方式抵达群众身边。